農民也能評職稱,為我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搭建了非常好的平臺。”首批獲評中級職稱的石嘴山市惠農區廟臺鄉東永固村黨支部書記、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張健說。6月18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在石嘴山市組織召開全區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推進會,為獲評高、中、初級職稱的19名高素質農民頒發職稱證書,并分別給予每人6000元、3000元、2000元獎補資金。
據了解,寧夏高素質農民參加職稱評審不受學歷、專業、論文、科研等限制,按照農作物蔬菜類、經濟林果類、畜禽養殖類、水產養殖類、農產品加工類、農業社會化服務類等六大類分別設置評價標準,重點考察業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2021年,在石嘴山市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有111名農民提交了職稱申報材料,經評審最終共有45人獲評相應職稱,其中農民高級農藝師3人、農民農藝師12人、農民助理農藝師30人。今年,寧夏將在全區五市全面推行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
為全面推進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寧夏要求各地以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為手段,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升農民的職業技能、專業水平和實用能力,讓其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授予各地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自主權限,堅持分類評價,破除“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等傾向,注重參評人員的業績和技能,突出能力、素質、業績、貢獻導向,評審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帶動產業發展、創新鄉村治理、促進增收致富的“農把式”“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針對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型、服務型等不同人才特點,量身制定符合區域特點、符合產業特色、符合發展特征的評審細則、評審流程和評審方法,嘗試專家評審、理論考試、實踐操作、現場觀摩、實績考核、群眾打分等多種模式,實現定性與定量評審的有機融合。
對于取得職稱的高素質農民,寧夏將一次性給予獎補,鼓勵市、縣(區)或用人單位在項目資金、技能培訓、創業貸款、評先評優等方面制定一攬子配套政策。對已獲得相應職稱的農村人才,鼓勵支持其履行帶頭應用先進技術、組織農民技能培訓等多項職責;對不承擔相應義務的獲評農民,取消其申報高一級職稱的資格。
本文鏈接:http://m.ydjiaoyu.cn/xwzx/253.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