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評職稱往往要按初級、中級、高級(副高級、正高級)的順序依次進行。但是,山東農民職稱評審,可“一步到位”直評正高級職稱!山東省人社廳、省農業農村廳2020年12月下發的《關于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各市要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一步到位”直評高級職稱。
據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科負責人劉玉軍介紹,根據目前青島市相關政策,申報新型職業農民中級職稱時,可以沒有初級職稱“打底”。申報副高級職稱雖然要求“取得農民中級職稱2年以上”,申報正高級職稱要求“取得農民副高級職稱3年以上”,但“一步到位”直評的大門依然敞開,例如被市級以上政府表彰獎勵、入選市級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農民副高級職稱;獲得省部級以上本專業領域表彰獎勵、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農民正高級職稱。
1984年出生的劉效利,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種植了100畝藍莓、200畝葡萄,年經濟效益達到600萬元。他多年來扎根田野深耕藍莓產業,推廣了藍莓夏伐式修剪等新技術,獲評“齊魯鄉村之星”。今年初,從未參與過職稱評定的他,對照相關條件要求,嘗試申報農民正高級職稱,最終順利獲批。
青島海青茶葉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也是“一步到位”直評正高。他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專業,已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和技術研發推廣15年,曾完成了“茶樹病蟲害生態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科技項目,并取得了光伏大棚茶園修剪采摘方法、綠茶加工方法等發明專利。如今,他種植的茶園面積超過200畝,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就業約4000人次,增加村集體收入100余萬元。
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
對于農民來說,取得職稱有啥用?“對取得農民職稱的人員,我們會在申報涉農項目、平臺建設、人才獎勵評定中予以支持傾斜。”劉玉軍回答,農民職稱評審,就是要通過“正名”“授權”的方式,讓這些鄉村能人更有尊嚴、更加體面,讓他們在干事創業中擁有更多機會、更大底氣。
“這是一種榮譽,證明了我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比給多少錢都讓人高興!”青島市黃島區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德祿說。今年55歲的他,從事丹參、五味子等中藥材種植已26年,輻射帶動種植面積超過8萬畝。他近年來致力于航天丹參優質高產無性繁育、中藥材仿野生飛機播種等新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經常受邀到周邊鎮街、外市甚至外省講課。
“若論中藥材種植,我是非常自信的。可我畢竟只是個高中學歷的普通農民,以前站在講臺上總有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劉德祿坦承。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后,劉德祿成為當地首批取得職稱的農民農藝師之一。“拿到證書后,一下子感覺自己有了‘金字招牌’,更有底氣了!”劉德祿說。
劉玉軍介紹說,青島西海岸新區已為所有取得農民職稱的人員建立檔案,并納入農民培訓師資庫。近年來,新區每年組織50余期田間課堂或集中講堂,每年培訓人員超過4000人次。這些曾經只能坐在下面聽的職業農民,走到前面、站上講臺,操著大家熟悉的鄉里鄉音,用最為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技術示范與培訓,為農戶們傳授致富經、解決生產難題,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本文鏈接:http://m.ydjiaoyu.cn/xwzx/1869.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