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教育部并沒有規定各地教師職稱評定的比例,包括正高級教師或者是副高級教師等都沒有明確的名額限制。因此,各地教育部門都可以自行調整,導致很多教師都覺得評比很難,需要排很長的時間。
現在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各省正高教師的比例應該控制在整體教師數量的5%以內。如果超出這個標準,就要進行嚴格的限制。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省教育廳就可以適當提高正高教師的比例,讓更多有才華的老師,能夠評審更高的職稱。
其實,按照正常教師職稱的評定比例來看,呈現橄欖形狀的結構,才應該是最合理的模式。比如一級教師的比例應該最高,正高級教師的比例應該嚴格控制,這樣才能夠縮小教師之間的收入差距,讓大家都覺得更加公平。
教育部發布通知,這兩類教師優先評職稱
城市里面有大量的優秀教師,大家都有很多的科研經歷,發表過很多的論文,也獲得過各種獎項,想要評正高或者副高級的職稱都很困難,畢竟競爭都很激烈。在國家也有一控制城市里面的高級職稱比例,所以將來城市里面的職稱評定會更困難。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我國將來得正高以及副高級職稱都會優先向農村教師,還有援疆援藏教師傾斜。在普通的教師職稱評定方面,農村教師優先評定一級教師。部分地區已經推廣,城市里面的教師需要到鄉鎮或者農村地區服務一定年限,才能夠評職稱。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村教師的工資遠遠低于城市教師的水平。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學環境更加艱辛,甚至很多學校連教師宿舍都沒有,很多老師都要每天往返于縣城和農村學校之間,耗費在交通方面的時間就很長。
如果只是依靠財政的補貼,農村教師的工資水平也很難達到大家的期望。因此,很多地方在教師職稱評定方面,都會優先照顧農村教師。這樣才能夠逐漸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要這些優秀的教師留在農村發展,避免流失。
援疆援藏的教師,同樣是對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這些教師放棄城市里面的生活,選擇到條件極為艱苦的邊疆地區工作,國家也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償,所以在職稱評定方面進行優先照顧,這也無可厚非。
畢竟西藏和新疆這里的人文環境不同,內地的教師到這些地方教書,需要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可能一年才能夠回一次家。很多特崗教師在這里的服務3年左右,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在這里,所以這也是很值得敬佩的教師。
現在的教師職稱評定制度還有很多的缺點,讓很多的教師都感到不滿,甚至有很多的教師都質疑教師職稱評定的過程當中是否公平。現在很多地方的職稱評定考核,不行,看教師個人的教學成績,還要看論文,獲獎課題等各個方面。
因此,國家并沒有同意這方面的指標,就會導致各地的教育部門都有自己的意見,也會實行不同的方案,所以得出的結果自然就會不同,這是讓部分教師感到不滿意的地方。如果教師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職稱評定方面,很多家長可能都會質疑教師的教學。
通過以上的情況來看,教師對于職稱評定還是要理性看待,以上兩類重點得到照顧的老師,大家也不必羨慕,畢竟這是他們應得的。
標簽:
本文鏈接:http://m.ydjiaoyu.cn/xwzx/923.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