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男女做www免费高清视频-男女做污污无遮挡激烈免费-男人粗大一出一进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黄

江蘇職稱評審網_南京職稱申報代辦機構_工程師職稱評定繼續教育-南京東南文理進修學院

江蘇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

江蘇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蘇職稱〔2021〕4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人力資源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培養造就一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高端人才隊伍,根據國家和我省職稱制度改革要求,結合全省人力資源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崗位特點和成長規律,制定本資格條件。

第二條 本資格條件適用于全省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其他企事業單位中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和開發、績效管理、薪資福利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本資格條件中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全省各級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和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培訓開發、就業創業、職業介紹、技能鑒定、人事考試、社會保障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以及相關行業社團組織、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在我省登記注冊、經依法許可開展人力資源中介服務(勞務派遣)的企業。

第四條 在全省經濟系列職稱中單列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設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四個層次,對應名稱依次為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第五條 人力資源專業初級、中級職稱實行國家統一考試,考試成績合格即取得相應職稱,不再進行職稱評審或認定。副高級職稱采取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方式,考試成績合格并通過評審后,獲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正高級職稱采取評委會評審的方式。

第二章 基本條件

第六條 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熱愛人力資源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樹立誠信意識,踐行行業規范,弘揚行業新風。

出現下列情形,按相應方式處理: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或不合格(不稱職)的,該考核年度不計算為職稱申報規定的資歷年限。

(二)受到黨紀、政務、行政處分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影響期內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三)存在偽造學歷、資格證書、任職年限等,以及提供虛假業績、虛假論文或著作、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等弄虛作假行為的,一經查實,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

(四)在從事人力資源工作中有違法行為,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惡劣社會影響的,不得申報。

(五)有其他嚴重違反評審規定行為的,不得申報。

第七條 繼續教育要求

任現職以來,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專業實際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并將繼續教育情況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條件。

第三章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條件

第八條 學歷、資歷條件

參加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合格且在有效期內,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報評審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

(一)具備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師(或相關專業中級職稱,下同)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2年。

(二)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

(三)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10年。

第九條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一)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相關專業知識。

(二)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熟練掌握人力資源專業標準、規范、規程、規章,推動人力資源工作有序開展。

(三)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理論、知識及其發展趨勢。

(四)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能夠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初級、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或培養、指導本專業本科生開展人力資源相關工作。

第十條 工作經歷(能力)、業績、成果要求

(一)對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作為單位負責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5年以上;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8年以上。

2.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組織實施人才引進、就業促進、創業培訓、技能鑒定、社會保障服務、勞動關系協調等工作中,對推進公共人力資源服務作出重要貢獻,并創造出明顯的社會效益(以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證明為準)。

3.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制定市(廳)級以上促進就業、人才發展、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相關政策、規劃、標準,經主管部門批準付諸實踐,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以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證明為準)。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完成總價值超過200萬元以上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重點項目的投入、咨詢、評估或論證等方面等工作,并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1項以上國家、省(部)級或2項以上市(廳)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等項目方案的組織實施,并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策劃和組織實施1場以上市(廳)級高層次人力資源行業論壇、發展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重大活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7.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市(廳)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個人評比表彰活動中獲得先進個人稱號或取得二等獎及以上榮譽(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編寫或修訂1部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相關的專著(含標準、規范、規程、教材或技術手冊),或承擔1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承擔2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立項通知、結果公告等)中提交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學術理論版,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3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服務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1篇以上。

(二)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作為單位負責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5年以上;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8年以上。

2. 作為單位負責人,通過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企業近3年年均營業總收入超過3000萬元,年均納稅總額超過300萬元。

3. 作為單位負責人,主持設立1家以上境外分公司(辦事機構),或設立5家以上境內分公司(辦事機構),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帶領或幫助所在單位創新產品和服務,取得2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或關鍵產品(以批文或證書為準),或在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項目方案、可行性評估和專家論證結果),并創造出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完成總價值超過300萬元以上人力資源服務重點項目的投入、咨詢、評估或論證等方面等工作,經實踐證明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組織1場以上高層次人力資源行業論壇、發展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重大活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組織證明為準)。

7.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市(廳)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個人評比表彰活動中獲得先進個人稱號或取得二等獎及以上榮譽(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編寫或修訂1部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人力資源服務相關的專著(含標準、規范、規程、教材或技術手冊),或承擔1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承擔2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具體通知、結果公告)中提交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3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服務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1篇以上。

(三)對企事業單位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主持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5年以上。

2. 主持或作為骨干,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有項目方案、可行性評估和專家論證結果),明顯提高員工效率和組織效率。

3. 主持或作為骨干,注重人力資源的有序開發,建立符合單位實際情況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薪酬體系與激勵機制等,受到單位員工的普遍認同(以獲得參評人數一半以上滿意度調查結果為準)。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促進就業和優化人才配置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以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組織證明為準)。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完成總價值超過200萬元以上的人力資源管理策劃、評估、招聘或培訓等項目,經實踐證明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研究、設計適合單位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1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或關鍵產品(以批文或證書為準),并創造出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7. 主持或作為骨干,獲得市(廳)級以上優秀管理獎項,或在市(廳)級以上人力資源管理個人評比表彰活動中獲得先進個人稱號或取得二等獎及以上榮譽(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承擔1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2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具體通知、結果公告)中提交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3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1篇以上。

第四章 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條件

第十一條 學歷、資歷條件

(一)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取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或相關專業副高級職稱)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的可申報評審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在我省博士后站從事人力資源專業科研工作,進站前已取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或相關專業副高級職稱)資格的博士后人員可申報評審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

(二)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取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或相關專業副高級職稱)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的;或者不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取得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或相關專業副高級職稱)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的。在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稱:

1. 國家級一類技能大賽(人力資源相關專業)第一名獲得者。

2. 獲得江蘇服務業專業人才特別貢獻獎(及相應獎項)榮譽稱號,或入選江蘇省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并培養合格的學員。

3. 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人文社會科學獎等一等獎或二等獎(及相應獎項)1項以上,或三等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4.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或獲得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優秀企業家、產業教授等榮譽稱號。

5. 成功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 或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以上。

6. 作為單位負責人,所在單位近3年取得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年均營業總收入超過1億元,年均納稅總額超過1000萬元。

7. 作為單位負責人,所在單位為我省成功引進世界一流的頂尖人才團隊,或引進外籍院士1名以上,或引進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3人次以上。

8. 在基層一線工作累計滿20年,為人力資源服務業促就業及助力鄉村振興作出突出貢獻,得到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

第十二條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一)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領導和組織能力,在本專業理論研究或某一領域的研究上取得創新性成果。

(二)通曉人力資源相關法律法規及國際法規,系統掌握本專業標準、規范、規程、規章,并具有提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新的研究方向和開拓新研究領域的能力。

(三)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理論、知識,并能把握其發展趨勢。

(四)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人力資源工作中重大疑難問題的能力,能夠指導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或培養、指導本專業研究生開展人力資源相關工作。

第十三條 工作經歷(能力)、業績、成果要求

(一)對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作為單位負責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8年以上;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10年以上。

2.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組織和實施人才引進、就業促進、創業培訓、技能鑒定、社會保障服務、勞動關系協調等工作中,對推進公共人力資源服務作出突出貢獻,并創造出顯著的社會效益(以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證明為準)。

3. 主持或作為骨干,完成1項以上國家、省(部)級,2項以上市(廳)級以上促進就業、人才發展、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相關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經主管部門批準付諸實踐,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以市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證明為準)。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完成總價值超過300萬元以上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重點項目的投入、咨詢、評估或論證等方面等工作,并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完成2項以上國家、省(部)級,或3項以上市(廳)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等項目方案的組織和實施,并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策劃和組織實施2場以上市(廳)級高層次人力資源行業論壇、發展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重大活動,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7.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個人評比表彰活動中獲得先進個人稱號或取得二等獎及以上榮譽(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編寫或修訂2部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相關的專著(含標準、規范、規程、教材或技術手冊),或承擔2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承擔3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立項通知、結果公告等)中提交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學術理論版,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4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服務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2篇以上。

(二)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作為單位負責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8年以上;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10年以上。

2. 作為單位負責人,通過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企業近3年年均營業總收入超過8000萬元,年均納稅總額超過800萬元。

3. 作為單位負責人,主持設立2家以上境外分公司(辦事機構)或設立10家以上境內分公司(辦事機構),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帶領或幫助所在單位創新產品和服務,取得3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或關鍵產品(以批文或證書為準),或在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技術和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項目方案、可行性評估和專家論證結果),并創造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完成總價值超過500萬元以上人力資源服務重點項目的投入、咨詢、評估或論證等方面等工作,經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組織2場以上高層次人力資源行業論壇、發展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重大活動,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組織證明為準)。

7.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個人評比表彰活動中獲得先進個人稱號或取得二等獎及以上榮譽(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編寫或修訂2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人力資源服務相關的專著(含標準、規范、規程、教材或技術手冊),或承擔2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承擔3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具體通知、結果公告)中提交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4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服務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2篇以上。

(三)對企事業單位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須同時具備1-7條中3條和8-10條中1條:

1. 主持或作為骨干,從事人力資源工作8年以上。

2. 主持或作為骨干,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有項目方案、可行性評估和專家論證結果),為全面提高單位綜合管理和決策水平作出突出貢獻。

3. 主持或作為骨干,注重人力資源整體開發,構建企業大學,創建良好單位文化,受到單位員工的普遍認同(以獲得參評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滿意度調查結果為準)。

4. 主持或作為骨干,在促進就業和優化人才配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以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組織證明為準)。

5.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完成總價值超過300萬元以上的人力資源管理策劃、評估、招聘或培訓等項目,經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 主持或作為骨干,參與研究、設計適合單位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2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或關鍵產品(以批文或證書為準),并創造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7. 主持或作為骨干,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管理獎項,或獲得市(廳)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優秀企業家”及相同級別的榮譽稱號(以批文或證書為準)。

8. 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承擔2項以上省(部)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或3項以上市(廳)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課題的研究。

9. 作為主要撰寫人,在省(部)級行業發展論壇、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在省(部)級行業課題調研活動(有具體通知、結果公告)中提交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在省(部)級以上人力資源專業報紙,專業學術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具有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專業論文。以上撰寫要求總篇數不低于4篇,對具有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篇數可減少1篇。

10. 作為主要撰寫人,為解決本單位(地區、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撰寫的調研報告、決策咨詢、政協提案、建議方案等被市(廳)級以上部門或單位采用2篇以上。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四條 申報人應當為本單位在職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專業人才,申報時應對照基本條件和相應資格條件,在規定期限內按規定程序提交申報材料,并對所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五條 申報人為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的,由其所在單位履行審核、公示、推薦手續;申報人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專業技術人才的,由其所在工作單位或者人事代理機構等履行審核、公示、推薦手續。

第十六條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房地產估價師、拍賣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職業資格和工程咨詢(投資)、土地登記代理、房地產經濟、銀行業等領域相關職業資格,從事人力資源專業,符合職稱晉升條件的人員,可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成績達到省年度評審使用線的,可申報評審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取得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指導員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專業技術人才,從事人力資源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證書滿2年,大專學歷取得證書滿7年,可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成績達到省年度評審使用線的,可申報評審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取得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員、職業指導員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專業技術人才,從事人力資源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證書滿7年,大專學歷取得證書滿12年,可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成績達到省年度評審使用線的,可申報評審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第十七條 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經查實,由發文單位予以撤銷,失信行為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記入誠信檔案庫,并報送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錄期為3年,記錄期從發文撤銷職稱之日起算。

第十八條 與本資格條件相關的材料要求、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若干問題說明等詳見附錄。

第十九條 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地區標準。具有自主評審權的用人單位可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單位標準。地區標準和單位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和本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并報省職稱工作職能部門備案同意后實施。

在線報名

本文鏈接:http://m.ydjiaoyu.cn/zgtj/2424.html

版權聲明:部分素材來自網絡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在線報名咨詢

在線報名
服務熱線

服務熱線

東南文理進修學院電話
客服微信
南京東南文理進修學院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13一14周岁毛片免费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日韩成人毛片高清视频免费看 | 久久777国产线看是看精品 | 欧美a级毛片免费播敢 | 九九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性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 | 中文 |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大片毛片大片 | 男人天堂日韩 | 日本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臂 |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久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 | 青草久草 | 毛片一级做a爰片性色 | 欧美一线不卡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 一区在线免费 |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 蝴蝶成人世界第八影院 | 久久九九色 | 亚洲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视频 | 欧美在线观看a | 亚洲一区 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看 | 三a毛片| 精品色综合 |